Site Network: um_bloggers | imagebank | videoworks | essence | business home

Welcome to the official blog of Uncle Ming's Gallery

I have always been among those who believed that the greatest freedom of speech was the greatest safety, because if a man is a fool the best thing to do is to encourage him to advertise the fact by speaking. (我以為讓愚蠢的人自暴其醜, 正是最大之言論自由所以是最安全的主因)

WOODROW WILSON (編輯組譯)


失落的公眾空間之一

消失的街道

Vanishing Street


桃仙樸  B2Simple

免 責條款 DISCLAIMER

-18/1/2012

一年將盡,回顧過去,前瞻未來,只覺世界似踏進物極必反,盈久必虛之交替期。從兩宗事件可以見微知著。先是意大利名牌D&G本地分店禁止途 人拍照引發之抗議事件,然後是今天(18/1/2012)英文維基網站暫停運作一天以抗議美國國會準備製訂新網絡版權法。前者是普羅大眾對現實世界公共空 間被侵吞所表達之反感,後者是知識份子對虛擬世界公共空間被霸佔所表達之憤怒,皆是對那些將利益極大化原則演繹成極端霸權主義者之反彈。protest against vanishing public space

先談現實世界之公共空間。比較新市鎮及舊社區,第一感覺是新市鎮之空間增加,本來應該令人更為舒暢,然而在偌大之空間中,人與人疏離之感覺,比舊市 區更為嚴重。初時以為是空間增加所致,但進入傳統農村後,地闊天高,空間更為廣大,竟又感受不到新市鎮中那種隔閡感,細心觀察後,再比較不同時期建造之新 市鎮屋苑,始略有體會。alienation in new town

在傳統農村中,雖然仰望穹蒼、立足大地,地廣人稀,惟人與人之關係比城市中仳鄰而居之鄰舍更密切,當然不可能盡皆和穆,但村民習慣在田野及戶外活 動,村內之空曠地方皆是公共空間,祠堂地堂前通常有還一大片土地,除曬晾外,是村民之社交中心,老人在樹蔭下跟小孩細說當年故事,成年人農忙歸來,掛上幾 支大光燈,便在此擺龍門陣閒話家常,兒童則在此嬉戲,亦是學習群體生活之場所,所以自小大都彼此認識,不似城市人般,左鄰右里可以老死不相往來。圍村更是 往日村民為對抗山賊土匪自行組織構建而成之大型房屋建築,內裡之居民大致上地位平等,房舍規格大同小異,太平盛世時,圍村並無特別防衛措施,村民甚至日不 關門,夜不閉戶,跟西方封建領主建造之城堡性質不同,高聳而保衛森嚴之城堡是領主權力及財富之象徵,堅固城門及高牆後是權力核心,領主及僕從兵卒居於城堡 之內,佃農散居於鴒主屬地上,土匪山賊一至便首當其衝,所以中世紀前西方國家難以發展出中國那樣規模之城市,即使在工業革命前,倫敦巴黎那樣之大城市,人 口規模亦不及同期之中國大城市。traditional village

由村落間之定期市集發展成鄉鎮,再發展成城市,除交通地理因素外,最重要是一個安定之環境及開放之公眾空間,令人可以安心居住生活及交易,當貿易額 到達足夠水平,商販便索性長期駐守在市集所在地,慢慢在通道兩旁形成永久性之店鋪,通道便成為街道。在英語中,街道street 有異於道路road ,從街道需配用前置詞”in”,而道路則用"on",可知道路是一維度或二維度之概念,街道則是指三維度之空間,原因是道路所以能稱為街道,必須要兩旁有 建築物,而其中之街道,是一個闚放予公眾人士自由通往沿街各建築物之公共空間,在商業區,兩旁是供途人參觀選購之店鋪。如果社會停留在封建階段,而共主力 量不足以在全國維持有效之管治,領主各自為政甚至互相供伐,市集便難以順利發展成市鎮。 現代之零售批發業不可能在城堡內那類禁閉之私人空間中發展出來,街道兩旁店鋪由個體商戶經營,亦代表自由競爭,正是由於開放,只有低度之保安,在戰亂或動 亂中,街道兩旁之店鋪是最先受到搶掠攻擊之地方,street as sign of humanities所以街道之存在,是代表繁榮、安定及某種程度上之開放自由,具有人文氣息;即使沒有動亂,若有社團人士向店鋪收取保護費那樣之治安問題,亦足以打擊經營者之信心。所以街道上之人流及兩旁店鋪之經營狀況,是經濟及治安之晴雨計。七 十年代開始,西方市區發展由小型單幢式樓宇轉為大型屋苑模式,封閉式之商場變成主流,本地亦追隨。相對街道兩旁單幢樓宇之店鋪,大型商場擁有所有經濟規模 效應帶來之好處,特別是在氣候環境極端之地區,中央空調令商場吸引力大於街道,但當時未有人察覺到商場內實際80s-shopping-mall.jpg並非公共空間,而是有條件下開放予公眾進入之 私人空間。初期之大型商場,仍保留面向街道之店鋪,亦容許分散業權,所以對社區環境未有帶來太大影響。但進入九十年代,新建大型商場開始取消或只保留極少 量街鋪,由於天價租值,只有金融地產珠寶或大型連鎖影音電玩店能負擔,一般零售批發便絕跡街道,欠缺外地遊客之新市鎮,大型商場街鋪之行業類別更少,最新 之大型屋苑,更進一步,都以高牆及鐵欄柵面向街道,大門亦採用宮殿或城堡之設計,名稱則充滿封建帝皇色彩,整個屋苑,活脫脫是現代城市中之城堡,地產商有 如封建時代之領主,每一個在其名下發展建成之屋苑是其城堡,高牆和大閘是用來宣示主權之法器,結果新市鎮再沒有令人感覺親切之傳統式街道,從屋苑到屋苑恍 似從一個城堡走到另一個城堡,路兩旁沒有民居、店鋪及櫥窗供人遛連,行人走在路上就像趕路之旅客,商場內有保安護衛,就似是領主有自己的軍隊來維護對土地 及財產之所有權一樣,遊人進商場內便要遵守有關之遊戲規則,例如拍照攝錄可被禁止,違反者可被驅逐。現代屋苑商場雖然美侖美奐,但一切都是按程序規劃堆砌 出來,包括節日中所販賣之虛假溫情,是經過精心計算之商業促銷活動,跟傳統社區中之街坊店鋪跟老顧客那種亦客亦友關係不可同日而語,跟百年老店內那種充滿 個性和人情味之經營方式亦大大不同。內裡之店鋪,來來去去都是那一撮之品牌連鎖店,缺乏地方色彩,不同地區之同級商場,對遊人來說,參觀購物都已變得大同 小異。在新型之現代商場,店員、遊人、顧客、保安及管理員都是彼此不相識之陌生人,在發展商製成之龐大機器中按指定之功能運作,所以予人疏離之感覺。

不能否認社會發展無可避免有大型現代商場之出現,但發展中應有保育,創新中不棄傳vanishing_street.jpg統,現 在一不應該將街道還原成通道,令一個原來充滿人文氣息,象徵繁榮安定景像之開放空間消失,二不應該在土地規劃時將新市鎮採用單一發展模式,讓各屋苑儼如成 為各地產商之堿堡,舊有模式之開放式街道在新市鎮中幾乎絕跡,三不應該在舊區重建時走新市鎮之發展方向,用封閉式之商場取代開放式之街道。街道作為公共空 間,有太多值得保留之社會功能及作用,即使從經濟角度來看,亦有不少內部及外部之經濟效益,現時之大型屋苑設計不過是出於商業考慮(常人以為商業考慮即經 濟考慮),從社會整體來看是一種倒退,看八十及九十年代建成之大型屋苑,都能將現代商場及街道融合起來,便沒有新市鎮商場那種疏離感覺。從廣東道名店驅趕 拍照途人,是商場物業主人和租戶欲將私人空間之權力擴展至物業外之街道,便說明何以新型商場寧可取消向街一面之店鋪,以便行駛物業擁有人之權力,如果名店 位於新型商場內,公眾人士恐怕連捍衛拍照權之法律依據(即瀏覽權panorama right)亦喪失。按現時趨勢,只怕用拍照來宣示對公共空間有瀏覽權之人士,將來只會愈來愈少同樣之機會,走進最新之新市鎮看看那裡之商場之設計便該明 白,看捍衛公共空間,應該先知先覺,從市居規劃及建築物設計便要開始。

-  完 -




小傳 Biography

有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一字之差,常令仙璞君含寃莫白,被誤為 being too simple、太簡單 ,事實上,仙璞君跟 sometimes naive 之賴依芺並無任何朋友或親屬關係,未敢叨光,B2Simple,原名 Back to Simple,返璞歸真之謂也,跟太簡單 being too simple,相距何止以光年計,要知簡簡單單,原是最不簡單。陶令公如非誤墮十丈紅塵,為五斗米折腰卅年,歷盡殊不簡單之官場黑暗,又如何能守拙歸田 園,成為一代大田園詩人,留下不朽名作,故極高明,然後致中庸,忍屈辱,始可降大任。先難後易,方能舉重若輕,先繁後簡,乃識返樸歸真。簡約主義,精粹盡 在一約字,約者,去蕪存菁之謂也,正如王國維所言,為學或人生之四境,先是孤單上路,望盡天涯路,繼而尋尋覓覓,衣帶漸寬而不悔,方能猛然頓悟畢生追求目 標所在之處。那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人卻在,燈火欄柵處之境界,又豈可與隨隨便便,懶得取捨抉擇,便自以為深得簡約主義真諦者相提並論。

simpl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