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不敗是神話還是真理
Myth of Western Culture
註: 以下內容, 純屬作者一般個人意見,不能視為有法律約束力之專業意見,凡涉及如投資、法律、會計、建築或醫療等受法律規管行業之專業問題,如有疑問請自行向具專業操守之相關專業顧問或從業員查 詢
-10/7/2011
跟紅頂白易 洞悉先機難
世人對西方文化已到達執迷不疑之程度,特別是從小至成人皆接受西方教育之人士,總愛不停將西方文化毫無保留地吹捧成人類社會至先進之體系,香港過往之港英管治,能較有成績亦不過是七十年代以後之廿多年,有人竟吹噓成可以推廣至具五千年文字記載歷史、人口二百倍於本地、包含五十多個民族,曾在經濟、政治、科學、教育全方位領先西方大部份時間之中國,是天真簡單還是借此自高身價不得而知。
一個人口高達二百倍之地區,無論好事抑或壞事,即使出現之比率相同,如果先有成見,專挑壞事或好事,絕對值都放大二百倍,一份報章也放不下,西方大國亦然,美國人口是本地四十倍,絕對值大四十倍也很驚人,解讀數據,何時看相對值,何事看絕對值,還是須要點智慧。
衡量不同文明之發達程度,說到底最現實是看經濟;向錢看,並非說非經濟之成份不重要,但正如俗語所云,金錢非萬能,但沒有金錢便萬華萬不能,貧賤夫
妻百事哀,國家社會何嘗不是,宋朝時軍事弱但經濟文化強,沒有人說中國文化落後,明朝軍事上敗於滿清,但清人入關即全面漢化,雍正寫《大義覺迷錄》(註)
反駁儒生曾靜、張熙及呂留良對滿人正統地位質疑時,援引經典,皆是華夏祖宗遺產,自稱受命於天為中華文化繼承人,責漢人不濟致令皇綱不振,清末時滿清八瓬
子弟很多竟不識滿文,但滿清對中華文化,確實亦不見掌握得很好,只抽取其中可維持其統治之成份加以強化,後人不察,才將滿清之錯失,轉賬為中華文化之負資
產,可見軍事強大不是衡量一個文化體系是否先進發達之因素,但軍事強大有優勢,就是能通過軍事訛詐轉化為經濟利益,如果適當運用軍事紅利,或有可能進行精神文明之建設,西方近五百年的崛起,正是採用此一模式,但
廿世紀末以後,軍事及經濟上之優勢已漸漸減弱,但一般人以現狀衡量,則仍未察覺,跟紅頂白易,洞悉先機難,事後孔明者,只慬承認既定事實,跟風吹捧,按這
類邏輯,世上便無後來居上,而是萬世一系,但這理論又如何解釋歷史上文明此起彼落,又如何說明中華文化多次死而復生,成為世上唯一不倒之遠古文明?
註: 漢族文人曾靜、張熙受到呂留良華夷之辨思想的影響,不滿少數民族清朝的統治,並宣揚雍正帝得位不法的言論,於雍正六年(1728年)試圖遊說當時的川陝總督岳鍾琪反清,岳鍾琪假裝同意,騙出口供,反過來逮捕二人,送返燕京。 之後在刑部侍郎杭奕祿等的審問下,曾靜表示認罪,寫了《歸仁錄》,表示悔過並頌揚雍正帝。雍正帝赦免曾、張二人,下令收錄兩年來關於此案的上諭,以及曾靜 口供和《歸仁錄》,合成《大義覺迷錄》,對曾靜等人指責他的十大罪狀(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懷疑、株忠、好諛任佞)進行了一 一辯解。雍正帝刊版發行此書,並要求公家朝廷上下、地方官吏人手一冊,還命曾靜到全國各地巡講,現身說法朝廷之英明,痛斥自己誤入邪教歧途。 Sourc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7%BE%A9%E8%A6%BA%E8%BF%B7%E9%8C%84 Ref.: http://wec.shu.edu.tw/corner/culture/treason_after.htm |
中華文明 繁榮不靠掠奪
西方圖書館中珍藏大量中國古籍並有系統地整理、研究及翻譯,近年更開始數碼化,卻從不大事宣揚,中國人反棄如弊履;歷史上中國之繁榮興盛朝代,都是依靠自力生產,自給自足,國防是防守為主,講求後發制人,以攻為守可謂絕無僅有。西方則靠掠奪而得興旺,縱然在工業革命後,英國仍需強行對中國輸出鴉片來扭轉貿易赤字,軍事上更是服膺先發制人之原則,將戰爭帶至別人國境。清
末民初是整整一百年之內外戰爭,包括熱戰及冷戰,令國民長期處於戰爭及準戰爭狀態,無法進行和平建設,試想像如果西方沒有掠奪而來之戰爭紅利,東方沒有被
搶掠破壞幾個世紀,世界會否如今一樣?將清朝及近代中國之災難戕況歸咎華夏文化毫不公允;子孫不肖,宋明以後,無法理解祖先博大精深之文化遺產,發展出一
套能配合時代發展之體制及理論,尋且歪典強奸古人思想精神,變得迂腐封閉,是失落五個世紀之內因,受西方列強侵略則是外因。緊跟西方宣揚那一套理論之人
士,究竟對西方國家戰爭紅利之作用及中國傳統文化有多少認識?國人不應盲目樂觀,但亦不必妄自菲薄。
西方崛起模式難以複製
西方人口只佔全球人口小數,中印合計已達全球人口一半(註),靠多數人供養小數人之繁榮模式,如何能適用在中印這類佔全球人口最多之地區,那中印豈非要向全世界發動掠奪戰爭不成?
如果文藝復興時,西方人可以從千多年前希臘奴隸社會之文化中領悟出科學民主,那從更輝璜之華夏文明為何不能發掘出更有價值之人類智慧,同 期之春秋戰國,基本已沒有希臘那類喪失自由意志之奴隸(戰敗國之敗兵敗將被貶為奴隸則仍有),雖然仍有庶民貴族之分,但社會上下流動性之高,舉世無匹,可 能比現時講求資歷架構之現代社會還高一線,遊俠義士甚至農民商賈都是自由人,進可以顯達為官、退可歸隱林泉,王候貴胄競相招攬民間才彥,雞鳴狗盜,食客三 千是等閒事,朝為布衣、夕為卿相是司空見慣,民貴君輕及民為國本理念早己廣泛流傳,九流十家思想,深度、廣度及層次都不下於古希臘,雖然漢末至南北朝有九 品中正,致人才凋零,種下五胡亂華之內因,惟唐太宗吸收教訓,開科取士,原則精神跟現時之開放人才評審制度一致,對社會上下流動性有劃時代意義,日本至今 沿用唐朝行政制度及官銜,皇權治權分家早在唐朝已見端倪,有什麼理由懷疑華夏文化無法發展出有效合理而有異於西方沿襲自希臘堿邦及羅馬帝國之體制,認為雅 典城邦加貴族議會加元老院加圓桌會議加羅馬軍團是人類社會唯一選擇,結果將作為方法(means)之體制視作爭取之目標(ends),為規章制度程序之取 捨而爭拗不絕,反忽略民生此類真正目的之爭取,最令人遺憾者,莫過於不少在台前高呼程序公義之士,憑過人才智學識,另一面幕後卻在公在私地為社會極少數富 裕階層出謀獻策,有意或無意地合力構建成一個向既得利益社群傾斜之建制,光是規章制度程序之複雜程,本身對廣大民眾已屬於不公平之平等 (inequitable equality)。
註: 十九世紀歐洲人口約二至四億現,現時歐盟廿七國共五億,全歐洲約八億,美國十九世紀由八百萬增至約八千萬,現時約三億,中國十九世紀約四億,現為十四億,詳見以下各表及資料: 1. Estimated world population at various dates (in millions)
The figures for North America only refer to post-European contact settlers, and not native populations from before European settlement. 2. The 10 countries with the largest total population:
Approximately 4.03 billion people live in these ten countries, representing 58.7%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s of November 2010. Source: http://en.wikipedia.org/wiki/World_population3. The list below includes all entities falling even partially under any of the various common definitions of Europe, geographic or political. The data displayed are per sources in cross-referenced articles. The 27 European Union member states are highly integrated, economically and politically; the European Union itself forms part of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of Europe.
Source: http://en.wikipedia.org/wiki/Europe Other References: http://www.worldbank.org/depweb/beyond/beyondbw/begbw_03.pdf http://www.worldbank.org/depweb/english/beyond/beyondco/beg_03.pdf http://www.census.gov/population/www/documentation/twps0056/tab01.pdf http://en.wikipedia.org/wiki/World_population http://www.cobank.com/Financial_Information/Financial_and_Economic_Publications/2010/Outlook_0410.pdf http://www.prb.org/Source/ACFAC54.pdf |
務虛不務實 一切皆浮雲
規章制度程序並非不重要,終歸是虛務(rituality),虛實各司其職,虛實相互位置不能巔倒失衡, 務虛不務實,
一切皆浮雲,精神文明建設不能脫離物質基礎,在實務工作中達至百姓安居樂業來體現民生民本思想才是正途,「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中國先
賢智慧,對老百姓是先實而後虛,潛台詞是富裕之上層精英階級豈能不知禮節榮辱,所以在上位者謀權逐利應取之有道,留有餘地,不該竭澤而漁;致力建立共富社
會,才是解決社會矛盾從而獲得認受性之方法。西方近五百年崛起過程某程度上正是例證,今日之西方國家所謂之文明體制,與其說是因,不如說是果,由於基層獲益,上層精英地位得到認受,信心增加,敢於更加開放,解決不了民生及分配過度不均,無論規章制度程序做得多麼漂亮,抗爭還是會出現;只
是過去幾個世紀,西方社會低層百姓所得好處不少是掠奪自其他地區,並非全部來自什麼政治文化體制優勢,更絕少來自上層階級放棄的非份利益,某些政客卻愚弄
世人,包括本身國民,倒果為因,將點綴或確認社會昇平之規章制度程序神聖化及唯一化,變成普世真理,既是方法(means)亦是目的(ends),聲言只
須照辨煮碗,民生問題自會解決,猶如將先賢道理倒說成「知禮節,則倉廩實,知榮辱,則衣食足」,向經濟教育水平仍落後之地區推銷一個虛假願景,落後地區民
眾信已為真,將前途未來寄托在一個並不熟悉亦無文化淵源之外來體制上,幻想天堂由此一蹴即至,令並無實務工作經驗、計劃及共識之民眾擁有之唯一共識,就是
將建制推倒重來,當家作主,結果互相拆台,誰也作不了主,卻不斷在破而不立之惡性循環中折騰,一事無成,害苦了老百姓,對已發展地區而言,當然樂見其他地
區處於紛亂狀態,最理想是處於所謂可控之紛亂中 (controlable
chaos),由此便能拖慢發展,又不致出現大規模混亂影響區內投資經濟利益,亦無法挑戰已發展地區之領導地位。戰後意識形態之爭,最熱衷政治之地區,經
濟建設亦最落後,四十後、五十後甚至六十後幾代人都曾經歷過,但在當日,有不得不為之的客觀因素或苦衷,今日卻更有條件迴避這類無謂內耗,何苦捨本而逐
末。
西方不敗神話面臨破滅
西方世界自詡先進公義,其實已自陷亂局,由於戰後民族主義興起,失去戰爭紅利,改 為向未來舉債,多年後此路亦走至盡頭,賄賂百姓之免費午餐無以為繼,又無法向佔人口一成卻坐擁社會九成財富之精英階層搞再分配,什麼先進優越之規章制度程 序不能轉化成平民百姓之經濟利益,看西歐國家財政陷於崩潰之國家,群眾認知教育水平較落後地理應高多線,卻一再走上街頭,暴力遠超本地,議會及政府更迭如 走馬燈,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更換班子於事無補,壟斷財閥地位根深蒂固,憑藉說客及一群專業人士,法制向富人傾斜,斂財行為大都合法,跟羅馬帝國沒落前情 況近似,國家及平民貧窮而貴族富有,西方社會,非患寡而患不均,所謂西方那套規章制度程序才有解決社會問題能力之理論無從印證。
今日貧富極化及各類經濟霸權之出現,源於人性貪婪確是東西一致,但論文化傳統則屬西方而非東方,中國文化從來重士農抑工商,正是遏制經濟霸權之明 證,只惜後人只從字面而非背後精神理解,如果士不解作仕(官)而解作擁有格物窮理精神及道德良知的知識份子,便明白何以士為四民之首,中國歷史上之士人, 都肩負經世濟民之道德使命,不似現時西方教育系統中訓練出來的專業人士,頂多只有專業操守(為客戶爭取最大利益是其一),其餘只及於守法,奉公則難見,才 有合法貪婪就是好的名句,法律跟人情義理愈走愈遠,還大吹是法治精神。至於農民,最是令後人依字面誤解之類別,讀洋書者動輒譏為小農思想,其實工業革命 前,無論東西方,農民(西方實際是農奴)都佔人口絕大多數,又民以食為天,所以農民是基層百姓權利及民生代名詞,工業革命後,基層百姓包括工人在內自然不 過,拘泥文字表面意義而忽略文字背後精神,正是清朝文人埋首訓誥惹的禍,至於工商,中國在宋明或以前,雖然已有實業,但仍未達到近代工廠之規模,而是作坊 形式運作,工人與作坊主人關係密切,縱非親屬亦是師徒,中國人事師如父,師徒關係情同父子,本地舊式店鋪作坊,老闆員工相處亦如家人,不少員工終生追隨同 一僱主,其中一些較精明幹練,如欲自行創業,為示知遇之恩,都往異地遠離舊僱主開業,以免直接競爭,雖無法律要求,卻以情理為先(按今日競爭法精神,縱非 違法,亦不鼓勵此種行為,法家所以被古聖賢評為刻薄寡恩,又一例證);對今日未經歷中國舊式師徒制度及僱關係之人士,包括象牙塔內之學者,當然難以想像, 既然未有大量可稱為受僱工人之階級存在,所謂工是指以實業謀生之作坊主人及技師,近似今日之實業家及工程師,收入和生活比農民豐厚,中國技術工人傳統供奉 之魯班,據墨子事跡記載,便是楚國之軍工主管,負責設計製造軍械,並非什麼低層勞工;商人是低買高賣賺取差價謀利之人,據考證源於周滅殷商後,後人被放 逐,無地可耕作,四處流離,唯有靠買賣營生,故最擅於看風頭火勢,投機倒把,道德水平最低,漸成普遍觀點,被評為四民之末,如 果取士農工商排序精神,套在今日社會,其實是士民工商,士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具有特殊含義和身份,須擔負維護發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使 命,才配當四民之首,絕非受過高等教育或具專業知識的一般知識份子可比,民是廣大老百姓,佔人口大多數,工商是佔人口少數卻積聚大量財富之實業家及商家, 掌控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商家比實業家地位更低是因為不涉實物生產,具誠信的以互通有無之服務來賺取報酬,但投機倒把卻又往往能攫取最多金錢,金融業鉅子 更是買空賣空之高手,金錢誘惑最大,對誠信的堅持不可或忘。個體戶及小商家如我們,其實攀不上企業家的地位,還是近似一般老百姓多於工商鉅 子。四民論常被曲解成輕視工商業之小農思想,論者並未留意四民說並非階級論,不似印度或蒙古人對全體人民之階級劃分,所以僧侶盜賊等不在議論中,四民皆同 具國民資格,排序是以社會整體利益及社群和眭關係為大前提,是中國文化中之權力均衡(check and balance)之實踐模式,按責任、重要性或道德水平要求定先後本末,特別令掌控大量社會資源財富之工商鉅子時刻警惕,一言以敝之,是明德尚智愛民思想 之體現。
西方亦有重民抑商傳統
昔日西方其實亦有重民抑商思想,聖經批判商人唯利是圖之德性比中國傳 統文化更甚,沙翁名劇威尼斯商人內亦有不少嘲諷,時移世易,西方人先軍事、後經濟,軍力蓋世,財大氣粗,西方人當然不信中國文化那一套,在沒有外力制約 下,凡事皆不留餘地,以盡奪個人權利為理所當然,對人如是,對大自然如是,人與人之互動中採用此利益極大化之原則,做成社群及國際矛盾,與大自然之互動採 用此原則,做成環境之破壞和污染(西方人現時之環保政策其實將環保災難向其他地區輸出)。背負著白人原眾之西方人,部份確有自我反省而對落 後地區提供無償援助,但多少仍帶有西方人之優越感,並未意識到其他人之災難不少源自西方文化之陰暗面;另有一部份為求將軍事及經濟掠奪合理化,將乘搭軍 艦、用鎗炮打開貿易大門、銷售不道德商品、進行不公平貿易、道德水平最低之一群冒險者捧成企業家,將一群發動侵略戰爭然後與商人分成之軍人捧成政治家,以 致在理論層面上總無法甩掉心魔,將某些極端之經濟尋租行為以種種理論包裝成合理行為然後合法化,例如將性質類同賭博之投機工具美化為投資產品,將零和遊戲 之炒賣打扮成提高資金流動性之融資活動,將廣大民眾之財富,透過巧取豪奪手法,合法地集中到極少數之精英階層手中。
如今大部份之社會矛盾皆源於貧富極化及經濟霸權,此兩大現象是追隨西方文化之必然結果,採用西方文化之內部自我完善調節機制,暫時在北歐一些小國寡 民的地區有貌似成功例子,但在其他規模稍大之經濟體系中,已見失控現象,既要維持龐大社會福利開支,又不敢大幅削減軍費(否新舊仇家將蜂擁而至),只能不 斷提高國債上限,但這個債誰來償還?第一代借的債,第二代還可以拖或以債養債,第三代負上前兩代的債,可以怎麼辦?擁抱西方文化,將工商金融業鉅子以至從業員由四民之末推舉為萬民之首,處於社會最頂層,從此肆無忌憚歛財,一般商業行為仍未滿足,再伙拍專業人士在立法層次上下其手,令不合情理之行為合法化,在尊重法治之神聖大前提下,在本地造成之貧富懸殊及經濟壟斷更甚於西方,一 些正義之士及年青人希望引入西方體制來解決西方重商文化之惡果,不見得效果能比西方本土更佳。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無人相信羅馬帝國有敗亡之一天,以為羅馬 一切皆屬至理。除中國外,歷史上之偉大帝國及文明,例如巴比倫、希臘、埃及、印度、羅馬、波斯等,一旦倒下,總不見有東山再起之一天,惟以漢族為中心之華 夏文明,在歷史上雖曾多番衰落,卻又多番重新振作回復興旺發達,大部份時間皆領先世界,其間豈無道理,在 西方勢力如日中天時,沒有太多人留意到這西方文明驟起暴落之魔咒,年青人空有理想而欠見識還可以原諒,但自命不凡、思想進步、飽讀西洋經典之有識有財之 士,享盡榮譽彧富貴之同時,何以不也花點時間研究往昔國人所秉持之中庸之道,細味華夏文化內斂自持、克己包容、凡事皆留有餘地卻又不失剛毅的深層意義,卻 一意依循西方文化那種進取外露、得勢不饒人、凡事皆竭盡所能、不留餘地之處事式,只怕得勢一方,錢賺盡、福享盡、權弄盡,樹敵太多,積怨太深,受壓一方, 同樣以眼還眼、以暴易暴,令社會走向西方文明驟起暴落、一蹶不振之發展模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