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Network: um_bloggers | imagebank | videoworks | essence | business home

Welcome to the official blog of Uncle Ming's Gallery

I have always been among those who believed that the greatest freedom of speech was the greatest safety, because if a man is a fool the best thing to do is to encourage him to advertise the fact by speaking. (我以為讓愚蠢的人自暴其醜, 正是最大之言論自由所以是最安全的主因)

WOODROW WILSON (編輯組譯)


愚智談 WiStupiDialogue 



tea house

文化茶寮系列

Culture Jabber Tea House


2.39 西方文化 20
  Western Culture 20

崛起前的西方文明

middle ages-from wikipedia

亦愚 & 若智
25/9/2015
註: 以下談話內容, 純屬作者個人意見,有關法律規定屬專 業知識部份,不能視為具法律效力之意見,有疑問請自行向具專業操守之專業顧問查詢

免責條款 DISCLAIMER


25.9.2015

愚:這樣說來,當日的西方人,一些是賣假古董,一些是希望用這些亞里士多德和希臘諸聖的著作來改革社會。

智:對了,前者是無良商人,後者是良心學者,因緣際會,殊途同歸,竟然做假的壞事也成了好事。但換個時空,將同樣事情照辨煮碗地模仿一次,卻可能好事也成壞事,當局者迷,世事在事前所以難料,但事後重看,卻是點點皆有前因。看來你充份明白我們這些年來討論的內容了,只要設身處地,想像置身在中世紀的歐洲社會時是什麽環境便會明白。

愚:設身處地嘛,這個真的沒有什麽深刻的感覺,一般的歷史書對那段時間的描述都是説社會經歷黑暗時代,教會腐敗專權,封建領主和地主對佃農極盡剝削之能事,平民百姓痛苦不堪,戰爭不斷。應該很艱難吧。

智: 就這聊聊幾句,當然沒有身同感受的效果,一般書本會將內容略略淨化,但淨化的程度,無可避免受編者的觀點影響,西方人雖然不諱言中世紀的苦難,甚至稱為黑 暗時代,但這個源自14世紀意大利人文主義學者彼特拉克流行至今的史學觀點,較為偏向人文主義者和新教徒,今天亦受到質疑,天主教徒及東正教徒便對中世紀的宗教生活有不同理解,而原創者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 ( July 20, 1304 – July 19, 1374))一直以復興羅馬帝國為最終目的,跟今天西方主流的人文主義的內涵亦有不同。下面是中英文維基的描述,算是較為持平,與你平常接觸到的資料,已見到不同處:

中世紀前期(又稱中世紀早期、中古早期;英語:Early Middle Ages)是在歐洲歷史上,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從500年到1000年間大約5個世紀的一個時期,承後古代、接中世紀中期。在這段時期內,從羅馬帝國後 期開始的衰落趨勢,在整個歐洲一直持續:人口(尤其是城市人口)減少、貿易萎縮、野蠻人民族遷徙規模擴大與持續入侵,當年羅馬統治過的遼闊大地,最終分成 了三種後續文明:西歐文明、拜占庭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在西歐歷史上,中世紀前期被稱為「黑暗時代」,突顯了當時社會動盪、傳世文學文化作品甚少的特點。然 而,東羅馬帝國,或稱拜占庭帝國,卻得以存留下來,儘管以前羅馬帝國的大片領土,於公元7世紀時為伊斯蘭哈里發所征服。

到了中世紀前期的後段,這些衰落的趨勢才得以逆轉。800年時,查理大帝獲得了皇 帝的稱號,羅馬皇帝似乎後繼有人。他統治下的法蘭克王國卡洛林王朝,對此後歐洲的社會結構和歷史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歐洲開始普及封建農耕制度,在此基礎 上進行了三田輪耕制、重型耕犁等革新。歐洲大部分地區野蠻人遷移的情況都穩定了下來,但還是受到北歐維京人擴張的影響。

The term once characterized the bulk of the Middle Ages, or roughly the 6th to 13th centuries, as a period of intellectual darkness between extinguishing the "light of Rome" after the end of Late Antiquity, and the rise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in the 14th century. This definition is still found in popular use, but increased recognition of the accomplishments of the Middle Ages has led to the label being restricted in application. Since the 20th century, it is frequently applied to the earlier part of the era, the Early Middle Ages (c. 5th–10th century). However, many modern scholars who study the era tend to avoid the term altogether for its negative connotations, finding it misleading and inaccurate for any part of the Middle Ages.

愚:跟我們以前接觸的資訊確有不同,有關伊斯蘭的崛起,引發了十字軍東征,我印像中的十字軍的故事都十分悲壯,但結果卻是失敗居多,維基怎麼説呢?

智:哈哈,維基的編輯來自五湖四海,算是很持平;不像傳媒,在單極世界中容易受權力影響。你可以想像那些站在十字軍對立面的人會怎樣看。資訊保存,查證和發放須財,財源始終是客觀資訊的 隱患,而資訊的質與量,亦掌握在第一世界中,在欠缺可靠資料庫的情況下,第二及第三世界便難爭奪話語權。本地年青人接觸到的十字軍歷史,一直是從西歐人的 視角來編寫的。在中世紀的整個時代,即西元6世紀至13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原來帝國土地上各蠻族建立的國家,除了互相殘殺外,面對東方的敵人,都是 完敗居多,而且持續了整個中世紀,其中最惨痛經歷的是面對匈人和蒙古人的戰爭,他們稱為上帝的鞭子及黃禍。一些國人對中國上兩個世紀一百年左右的戰爭挫敗 也抵受不了,將責任都推向先人,呼天搶地説要丢棄祖宗的文化,可以想像西方人當時面對整整六七個世紀的戰爭失敗是如何難堪,失敗令他們明白自身的落後,在 軍事方面,無時無刻不在努力強化軍事力量,而強悍的民族性亦令他們屢敗屢戰,在聖戰的旗幟下組織多次十字軍東征;相對於當時中東的伊斯蘭文明,作為物質相 對匱乏且文化較為落後的一方,成員品流複雜,十字軍並非是紀律良好訓練有素的軍隊,失敗是意料中事,他們所到之處都會出現搶掠,現時所謂希臘諸聖的著作便 是來自第三和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在東羅馬帝國的搶掠所得,身為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竟然搶掠兄弟國家的財物,後人為尊者諱,意圖輕輕帶過,實在非常自然。在 文化承傳方面,對羅馬帝國,他們是既愛且恨,因爲他們曾受羅馬人奴役,但羅馬文明是歐洲人的光榮,為洗脱祖先蠻族的身份,他們極力爭奪羅馬帝國的正統地 位,一些西方學者更將東羅馬帝國改稱為拜占庭帝國,白人種族主義者還創造了雅利安族的神話和誇大了古希臘的文明,意圖建立一個包含西歐白人的古文明歷史發 展架構。進入廿一世紀後,這些不誠實的改動和描述很多都被修正過來,或以更中立客觀的方式重寫,還原史實,所以今天西方的公眾人物都避談十字軍的歷史,前 美國總統小布殊一次不少心説溜了嘴,在談論中東戰爭時用上十字軍的字眼,便引起不少的風波。反而一些曾讀過上世紀前期向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傾斜的論述便當成 真理的本地人士,至今還未能跟隨大勢轉過頭來,不明白這些論點對拉丁天主教文化,東歐東正教文化和伊斯蘭文化都構成不同程度的冒犯。再看維基的解説:

十字軍東征(拉丁語:Cruciata;伊斯蘭世界稱為法蘭克人入侵;1096年 -1291年)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對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國家(地中海東岸)發動了持續近200年的宗教戰爭,東正 教徒也參加了其中幾次十字軍。參加這場戰爭的士兵佩有十字標誌,因此稱為十字軍。十字軍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勢力對穆斯林統治的西亞地區作佔領並建了一些基督 教國家,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為「十字架反對弓月」;但也涉及對「基督教異端」、其他異教徒和對其他天主教會及封建領主的「敵對勢力」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 軍東征將矛頭指向了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天主教徒相信,十字軍的最初目的是收復被穆斯林統治的聖地耶路撒冷。當塞爾柱土耳 其的穆斯林在安納托利亞對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國取得軍事勝利時,十字軍的戰役為響應拜占廷的求助而被點燃了。曠日持久的戰役斷斷續續在黎凡特地區展開,戰爭 中敵友雙方界線不完全是按宗教劃定,例如第五次東征時基督徒們與羅姆蘇丹國結盟。十字軍雖然以捍衛宗教、解放聖地為口號,但實際上是以政治、社會與經濟等 目的為主,伴隨著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參加東征的各個集團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東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 堡。所以,美國學者朱迪斯•M•本內特在他的著作《歐洲中世紀史》裏寫道,「十字軍遠征聚合了當時的三大時代熱潮:宗教、戰爭和貪慾」。 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敘利亞海岸最後一個橋頭堡——阿卡被攻陷,十字軍國家的命運告終。十字軍東征對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遠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影 響,其中有些痕跡至今尚存。

不 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觀點和動機下,各取所需,各自表述,要普世認同,談何容易。本地受英國統治百多年,加上19世紀至今的世界兩大霸主都屬於盎格魯撒 古遜人的國家,主流思想自然追隨,本地學者、才子、作家、教育及傳播工作者及各「有識之士」,自小接受英式教育,不少陷入這套先驗的思維邏輯而無法跳出 來,便會不自覺地獨尊一個希臘-羅馬-基督教的文化和文明,跟隨著英人老師的看法,對其他文化和文明充滿先入為主的偏見,包括那怕是同是源出西方的天主教 和東正教;文明的碰撞,是客觀事實,也是一個自我實踐的預言。

愚:原來事物是相對的,我一直從書本,電影和小説中所獲得的十字軍東征歷史都是正面的,換轉了身份,看法便會改變。持續六至七個世紀的動亂和失敗,我倒沒想過西方人曾經有過一段這樣長的慘痛歷史,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一片繁榮先進呢。

智: 英雄莫問出處,風光前的辛酸,其實毋需隱暪,只是崛起初期的西方人,感情上對自己祖先身為羅馬帝國奴隸和蠻族的身份無法接受,弄出很多極具爭議性的歷史理 論。總而言之,這段時期的歐洲非常混亂,當時的民族,事實上和中國的氏族無異,分佈非常零散,敵我難分,同一民族中的不同部落也可以是同盟或敵人,例如法 蘭克人,盎格魯人,撒克遜人便原來屬於日耳曼人的分支,前一個分支在西歐現時法國地區建國,其後分裂為三,西法蘭克王國成為法國,中法蘭克王國大致成為現 今的意大利,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德國,後兩支在中世紀時開始大規模渡海移居英倫三島,開始了歷時多個世紀對原住民的征服,而日後的兩次世界大戰,差不多可以 看成是日耳曼人部落爭雄的延續,他們的民族政策,亦種下今天愛爾蘭人和蘇格蘭人的離心。但另一方面,東羅馬帝國則基本上保持著統一,將羅馬的世俗政權繼續 延伸至14世紀,中東則見證著伊斯蘭文化和文明的興起,無論哲學、科學和軍事上都比西歐先進,從伊斯蘭文明的角度來看中世紀,絕不是什麽黑暗時代,而是光 輝燦爛的時代,只是今天大多數人依循著部份西方人的視角看世界,只看到伊斯蘭教極端一面,而世界媒體的話語權在19至20世紀都掌握在西方人手中,其他文 明的觀點不被重視罷了。再看同期的中國,是在隋唐宋元之間,其實大部份時間亦同樣處於內憂外患中,也有民族間的衝突,但發展的方式卻有一個顯著的分别,結 果也有不同,而且對西方近五個世紀的崛起有極大正面刺激作用。

愚:唐朝是中國的盛世,聲威遠至中亞,但五代十國後,宋朝只是商業經濟繁盛,難道前輩是説元朝時馬可孛羅到中國的遊記令西方人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智: 馬可孛羅遊記只是眾多刺激之一,受到選擇性保留下來置於西方人的史書內,其實最直接的刺激是戰爭的失敗,正如今天中國人的自卑,都來自百多年前約一百年間 的連場敗仗,而並非文化上的落後。可能在對比之下,才能令人更明白實際情況;今天各人交相指責的天朝文化和小農心態,相比西方人今天的普世價值論,終極文 明論和根植在個人主義的自由人權論,實際上王道文明得多。

愚:咦,前輩可以解釋得詳細一點嗎?

智: 天朝文化,確是帶有目空其他文明的傲氣,但天朝文化只是從文化上説出華夷之别,並非以種族膚色劃分,民族融和的大原則令蒙古人自願歸附華夏正統文化體系 內,所以西方人搞不清蒙古人是中國人還是非中國人,因為他們至今仍將種族置於文化之前。只是蒙古人學得不徹底,搞奴隸社會,將漢人和南人置於最底層,過不 了100年便被推翻。中國作為天朝,除了是中國人的主觀感覺,也是歷史上大部份時間的客觀事實,無論物質文明和非物質文明,華夏都代表著當時的最高水平, 但華夏文化和文明自秦以後都不支持暴力輸出文化,也不恃勢橫行搞 掠奪。因為物質豐盛,不假外求,朝貢是禮儀居多,也有等值或超值回贈;願意納貢稱臣的藩屬國,更多是換取中國的軍事保護,朝鮮高麗便是歷史上利用這種關係 最多的週邊國家,西域的小國也如是,為保護藩屬國,歷史上的中國付出遠遠多於回報。相反,當中國處於軍事弱勢,外來侵略者索取的貢錢都是可觀的數額,上溯 至遼金,下至甲午和庚子賠款,便都是天文數字,和搶掠無異。正如我一向強調,中國歷代都是防守觀念先於進攻,和平先於戰爭,在實踐上奉行源自墨子的非攻思 想和孫子的上兵伐謀的軍事策略,這種天朝文化相對西方的終極文明和普世價值觀,初期確是源自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分野,到了工業和後工業年代,已經是沉澱 昇華成兩種文明的根本價值對碰。

愚:什麽沉澱昇華,前輩不要用那麼深的字眼,您從來是深入淺出,這不是您一貫的作風,聽不明白呢?

智: 哈哈,不要被那些貌似高深的言詞嚇倒,沉澱是長年累月積聚下來被大眾習以弟常的東西,例如習性和傳統,至於昇華,是事物中的精神原則被抽出成為一些價值標 準,沒有什麽高深難懂的道理。任何概念在落實時,都可能會朝好或壞的一端偏離;天朝文化觀的理想狀態是自信而和平,劣質化後(corrupted mode)也不過是自負而封閉,即閉關自守,對他人無害;反觀普世價值及終極文明的思維,理想狀態下,已是自大傲慢而進取(aggressive),所謂 進取,是侵略性的一個文學修飾用詞,具有領導世界的野心,劣質化的狀態,便是唯我獨尊,睥睨一切、不惜將本身意志以任何手段強加於别人頭上的心態,在大航 海時代打後的幾個世紀,從殖民主義、奴隸販賣、種族主義、重商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等都展示著這種征服者全取(The conqueror/winner takes all)的思維;工業化沒有令當時的西方因留守在自己的土地上,而是製造了比冷兵器具有更強大殺傷力的戰爭機器來擴大滿足他們遊獵和征服的遊牧民族習性。 至於大噴小農基因這類充滿嘲諷意味的人士,不少轉過頭來便大讚西方人的個人價值觀念,還説什麽「家是我的最後堡壘」(My home is my castle),將個人權利自由的價值極度放大和誇大,只説明論者沒有認真思考過兩者的異同和道德層次的高下。

愚:小農基因,讓人聯想到消極和出世的思想,前輩説這是個人的自由選擇,亦言之成理;西諺説家是堡壘,聽得最多是法律界中人士,用來解説人身自由獲得法律保障,但道德層次的高下,就沒有想過,也沒聽過。

home goer智:共同點在於彼此都是追求個人自由空間,不同之處是在處理個人和社會的關係的分歧。中國文化的意念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的境界,前提是自食其力,不役人亦不役於人。
而西方人的堡壘強調的是個人的利益和安全,但看不到有生產觀念,借用那些文人學者的「抽水」大法,用心理學深入點分析,堡壘是封建領主和帝王的強權像徵,平民百姓那有堡壘藏身;皇侯貴族靠剝削搶掠而來的財富便收藏在堡壘高牆之後,西方人在西方文化的薰陶下,潛意
識是要爭取當上奴隸主或封建領主,那是奴隸社會或類奴隸社會所產生的過度反應,不願當奴隸便要反過來當主人,不征服便是被征服,西方人的單元文化觀和單極世界觀的結果是做成社會和世界內敵我對立的二元分化,是進取還是侵略,是一體兩面。華夏文revolution明脱離奴隸社會達二千年,士農工商四民有流動通道,四民的次序是在意道德水平而不是社會地位或種族,中間只有在不願融和在華夏文明世界的外族入侵時才短暫出現過奴隸社會,不是主人便是奴隸的觀念根本不適合分析華夏文明的社會,所以個人自由的觀念本質上和西方人的個人自由極不相同,華夏文明中,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內斂克己。西方人的自由則結合著個人權利的澎漲,沒有外力的制衡便會無限擴張。

愚:前輩所言似有所指,但西方文化,不是建立了很好用制衡制度嗎?

智: 華夏文明不是沒有制衡(check and balance),但那是將外部制衡內部化的內在制衡(internalization of external check and balance)。西方文化所講的制衡,是著眼在外在制衡,所以那麽重視常設、可見而有明文規定的的制衡機制,可是,這套制衡的理論,即使在被重新發現的 古希臘及文藝復興年代,也是未見端倪,直至啟蒙時期才開始被廣泛討論,西方人一直聲稱是他們的發明,沒有人提及到華夏文化在中世紀後、特別是17及18世 紀對歐洲哲學和社會學的重大影響,恍惚沒有出現過一樣;加上19世紀中葉後清末民初的那段被外人任意漁肉的歷史,掌握世界話語權西方人,就只是反覆向世人 營造中國落後愚眛的形象,除了很少數的學者,根本就沒有人提到華夏文化對西方文化的貢獻。這也是一段需要還原的歷史,才不致令那些奇葩文人學者不斷吹噓西方文化甚至香港的二手文法如何領先中國文化言論繼續,他們讀過了一些本科課程或博導的參考書目便對西方文化拜服得五體投地,對元朝之後的西學東漸如數家珍,但一些西方近代思想家如何從東方哲學中吸取養份的一段被有意或無意遺忘屏蔽的東學西漸歷史便一無所知,以為東西文化的互動是單向的流動而非交流,才動輒説西洋文化領先中國多少個世紀的狂言。

愚:我只道西學東漸是歷史,除了功夫,瑜伽,冥想,計灸等,確是沒有聽過西方人認為東方文化有什麽大學問值得他們學習的。

智:這星期多了一天國慶假期,你先試試找些東學西漸的歷史資料,看看會不會颠覆了你的原有思想!

- 完 -

小傳 Biography

Simswise 若智-
年逾知命,學有所專,長於經濟行政,對社會事務每有深刻獨特見解,然智者千慮,終有一失,智慮愈深,成見愈深;崖岸自高,偏執過度,難免憤世疾俗,所謂好 智不好學,其弊也盪,雖智者亦必有所弊,若智亦即弱智也,尚幸雖悲觀而未失積極.

Simsfool 亦愚
望不惑之年,其父有感東坡先生洗兒歌之言,深信「但 望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功卿」,況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倘時來運到,刞一得之見,己足以功名利碌等身,否則亦樂得逍遙快樂,不若自命才俊之士, 動輒以天下為己任,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故得子即取名亦愚,亦愚果然深得其父神髓,故凡事隨遇而安,無作強求,相信凡存在皆合理.樂觀而欠積極,對若智之言時有質疑, 與若智對話常擦出火花.

編者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寄,人之賢愚賤肖,何嘗不是相生相寄,此「大智若愚,大愚若智」,「聖人不出,盜賊無有」之謂也,甚至四位同體,實質一體四面, 旁人所見,可能是抑智示愚,隱惡揚善後刻意示人之一面而已, 故「智愚談」或即「腦交戰」孰智孰愚,二而一,一而二,見仁見智而巳.

culture jab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