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Network: um_bloggers | imagebank | videoworks | essence | business home

Welcome to the official blog of Uncle Ming's Gallery

I have always been among those who believed that the greatest freedom of speech was the greatest safety, because if a man is a fool the best thing to do is to encourage him to advertise the fact by speaking. (我以為讓愚蠢的人自暴其醜, 正是最大之言論自由所以是最安全的主因)

WOODROW WILSON (編輯組譯)


愚智談 WiStupiDialogue 



tea house

文化茶寮系列

Culture Jabber Tea House


2.34 西方文化 15
  Western Culture 15

亦愚 & 若智
24/8/2015
註: 以下談話內容, 純屬作者個人意見,有關法律規定屬專 業知識部份,不能視為具法律效力之意見,有疑問請自行向具專業操守之專業顧問查詢

免責條款 DISCLAIMER


愚:前輩,您講述人類文明的起源,由於跨越國界,互相對照比較,比起分割成 中史及西史的學習方式更有趣,我回去忍不住再找一些有關的資料閲讀,越看便越有興頭,原來中國和西方的接觸,竟然有那麽悠久的歷史,漢朝時,東西兩大帝國 的漢和東羅馬帝國便有接觸,China 這個名字,更可以追遡到秦chin,而一些考古研究,更令人懷疑有歷史記載前,人類文明已有交流,甚至可能是來自同一起源,既神秘,亦有趣。

智:哈哈,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表面上,你做的美術設計可以和學術文化沒有什麽關係,那便大錯特錯,你看見一些關於魏晉以前的歷史劇或電影,佈景 中竟然出現楷書和一些後代的詩詞對聯,和傳説中的軍閥老粗要戲班搞關公戰秦瓊的戲碼互相輝映,那些美術指導的文化水平便可想而知,這些歷史常識已是最低要 求,最高景界,是言中有物,畫中有詩,影像更勝過千言萬語,您看見一些前輩博客能詩能文,互相和應便知。其實不論行業,學問總有用得著的時候,腹有詩書氣 自華,胸中的墨水多一點,那麽舉手投足以至言談説話間,不必刻意做作,都會自然表露出來。自漢朝至明朝的文士,唐朝以前固然文武雙全,雖然中間的宋朝有一 段重文輕武的時間,但辛棄疾和岳飛仍承傳這種文武雙全的傳統,陸遊雖然沒有實際戰功,但亦是自少習武之人,經元朝一代後,明朝已恢復華夏自古以來六藝皆習 的傳統,明末大將袁崇煥便是棄文擇武的成功例子,從文官改當武將,所謂武,邏輯學的説法是相對於「文」的餘集,只是籠統的譬喻,實際是指心性理論空談之外 的實務。很多東西,都並非紙上談兵便能做好,華夏文化從來講求平衡,陰陽要調和,文武要雙全,虛務實務亦要互補。好吧,談了這麽久,還有什麽感受嗎?

愚:咦!前輩只説到明朝,那清朝又如何呢?

智:清朝的民族政策,令漢人感到不公,其實清初滿清八旗人只有那區區幾十萬軍隊,要平定全中國以至後來開拓回部彊藏,都要靠漢人,所以初期向漢人許諾繼承華夏文化,滿蒙一體外,亦稱滿漢 一家,從這政策已看到親疏有别,一體是親如身上骨肉,一家是親人吧了,但口惠實不至,漢人一直無法取得平等地位,即使是二等公民也當不了,加上後來政府顢 頇腐敗,喪權辱國,漢人才起而造反,曾國藩所以要打太平天國,説是保滿清政府,不如説是為保家護鄉,結果清朝一代,滿清政府固然不願見漢人尚武,對奇技淫 巧也非常顧忌,他們的打算,是滿州八旗人擔當兵蟻般的角色,而漢人則是工蟻,強滿弱漢,這樣漢人便無力做反。在這種環境下,漢人即使不造反,也不願當兵為 滿人賣命,人人寧可當手無搏雞之力的文士。只要看清朝以前的傳世畫作和清朝一代的對比一下,便見到前朝民眾的面貌和行為方式都有分別,清以前的人物,恬靜 中仍有一種蓄勢待發的雄渾力量表現出來,清朝的人物畫,無論文人武將士女,都是身型單薄,暮氣沉沉,就是遊獵圖也沒有前人的豪邁奔放。如果天下屬於滿清一家,統 治者這種治國心態,還可以拖延壽命一段時間,可惜大航海時代和工業革命後,世界已連成一體,滿清弱化了漢人,卻無法左右世界其他國家民族的進步。南北美洲 的原住民首先面對種族滅絕的災劫,文明亦隨西方人入侵而湮滅,元明兩代的中國,並未在東西文明碰撞中敗下陣來,到滿清便無以為繼,因為種族不平等導致無法 人盡其才是主要原因。所以祖宗的老本根本不足恃,承傳之外,最重要能創新,保持領前。

愚:説到老祖宗,我看見四大古文明都起源於河流兩岸,那為什麽歐洲的河流卻無法孕育出古文明,弄得他們但四處找文化源頭呢?

智:如果你曾到過歐洲旅遊,便會發覺歐洲欠缺古文明發源地那種廣闊的河流和沿河平原,在文化的起源來説,有偉大的河流,才有豐富的資源,有豐富的資源,才有偉大的文明。

愚:嘻嘻,前輩,那海洋不是更偉大嗎?我讀過莊子秋水篇的,河伯見北海若便自愧不如呢!

智:哈哈,年青人,你不如説太空星辰吧。路是要一步一步地走的,當科技未能令人類航向大海開拓資源時,那淡水河流比大海洋更有效用,正如現在的太 空,光是太陽系的各大行星,已相當於無限資源,但人類現時的科技仍未足以開發,當科技發展一旦到位,那麽宇宙星辰便是人類或後人類生命文明的下一個發展空 間。四大文明,埃及在尼羅河流域,巴比倫和蘇美爾人在幼發拉底河流域,印度在恒河流域,華夏在黃河長江流域,你看這些河流的地理環境,便知道為什麽比其他 的河流更具生命力了,有看過前述古文明那些河流的人再到訪倫敦的泰晤士河和德法兩國的多瑙河和塞納河時,便有曾經蒼海難為水,除却巫山不是雲的感覺,笑謔 説泰晤士河是「太唔似河」,多瑙河和塞納河只算是溪流或涌,還比不上城門河闊。但説到文化的繼續發展,那優點便又成了缺點。

多瑙河
塞納河
泰晤士河
多瑙河
塞納河
泰晤士河

愚:不明白,可以説得清楚一點嗎?

智:四大文明中,除了華夏以外,都是位處低緯度,氣候較温和,物產豐盛,生存環境較佳,作為文明孕育起始地區,對原始人類來説較適合,可以騰出資源 和時間進行心智活動,話雖如此,由於冰河期在一萬多年前才結束,所謂温和,亦不是今天的温暖,初期的河流文明,應該屬於温帶氣候,到青銅器後期便暖和得 多,但對持續發展來説,太優裕的環境反令原住民欠缺挑戰,失去追求進步的動力,而週邊相對落後的民族,反而受到啟發,特别是較高緯度地區,在相對較惡劣的 環境下,通過學習,由被征服或被驅逐的角色進化成挑戰者或征服者,這個中緯度文明較低緯度文明反先的理論,如果不是被納粹份子利用來合理化他們的征服和統 治,在歷史的發展解説上,其實有不少的可信性,華夏文明之前,珠江這些低緯度的河流流域,由於開發時間過長和規模覆蓋面大,古代文物和遺蹟在發展過程中可 能被毀滅,已經很難考證是否有更古老的文明存在過。三星堆發掘出來的文物,可能證明中國大地上,原來還有比華夏文明更久遠的其他文明,只是因為戰爭,合併 或自然災害而湮滅,剩下今日有文獻記載的只有華夏文明。

愚:既然是這樣,西方人的文化根源,由羅馬向上追遡,其實應該是巴比倫,那為什麽要那麽重視希臘文化和文明呢?

智:對希臘文化和文明的重視,和白種人優越論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根據《聖經》記載,人類是挪亞三子閃、含以及雅弗的後代,地球由三洲組成,其中閃族 為亞洲人,含族為非洲人,雅弗族為歐洲人,中世紀的西方人對此說深信不移。文藝復興及工業革命後,白種人為了將殖民地政策及非洲黑奴販賣合理化,便編造出 雅利安族的神話,將歐洲白人都歸類為同一祖先,和閃含二族分隔開來,當年未有基因圖譜檢測技術,只靠外貌特徵,不容易驗證,很多偽科學都能蒙混過關。

愚:前輩之前只説過西方的民族分佈,卻沒有説過源流,有了基因檢測技術後,是否可以具體一點了呢?

智:人類種族源流有多個學説,老實説,地球物種向上追遡,都是同一起源,所謂人類起源學,是研究人類是從直立人開始出現後各自進化,還是由智人開始 才出現種族的分别發展,根據考古,直立人出現在約一二百萬年前,進入石器時代的智人則出現在十多二十萬年前,估計約在一萬年前地球最後一個冰河期結束後開 始陸續進入青銅器時代,二千年前開始進入鐵器時代;用分子生物學分析,各人種的基因和粒線體的差異顯示人類出現種族差别是非常近代的事件,比較支持人類在 智人出現後才開始向世界各地擴散的理論,智人從二十萬年前開始繁衍擴張,取代其他地區的直立人並形成不同種族,即所謂亞當夏娃的理論。由於原始人類普遍有 用奴隸俘虜做祭品甚至當食物的習慣,所以直立人被智人消滅的可能性不能抹殺,全世界人類有一個共同祖先的説法便成為主流,但起源地便爭論不休,暫時一個流 行説法是智人分兩次從非洲走出,這是分子生物學和統計學結合推算的結論,在未有其他更強力的考古證據推翻這個説法時,我個人較接受這個理論。

愚:前輩,但我們怎可能是黑人的後代呢?

智:哈哈,你大大搞錯了,中世紀之後的白人也同樣搞錯了,所以也有這種心態,不願也不相信白人的祖宗是來自非洲的黑人,便編造了那麽多的偽科學學 説,我們千萬不要掉進這個狹隘的種族優越論中,現代的分子生物學從基因圖譜,粒線體和血清的類型,歸納出人類有前面曾說過的四大類,而根據歷史分佈的密 度,越向前推,便越向非洲集中,換言之都指向同一上游來源,那只是説我們和黑人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便是非洲的古人類,不是説現代非洲黑人是我們的祖先。你 看唐狗的繁殖便可能明白,一頭母狗可能產下一窩不同顏色的小狗,如果刻意地將相同顏色的小狗交配,便有較大機會將顏色續漸純化,其實膚色是眾多遺傳基因突 變產生的結果,不是人種的決定因素,南歐暗白人種的膚色便比很多黃種人都要黑,而印度那些人很多膚色暗黑的人和白人有著同一個種族根源,其實是白人。然而 古物考證會因為考古發現而改變,由於中國的考古活動在這幾十年有較安定的環境和較多的資源支持,不斷地將中國大地上過去一二百萬年間智人的發展過程還原出 來,會將古人類的基因分佈頻率改變,不單有可能改變單地起源説,也可能改變人類的起源地的假設,一切還是按客觀證據來推論好了,不必如種族主義者那樣,硬 生生地編造了一個雅利安的神話來。老人家以前學的專業不是生物學,七十年代前亦沒有基因的概念,我跟你一樣,在分子生物學來説都是新學員,要從頭認識這方 面的發展,維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對世界人種的源流,都有頗扼要的解説,沒有滲入種族主義的主觀判斷,你回去可以先仔細研讀一下。下面是現時主流的一個人種分 類列表,從百度借用過來的:

世界人种基因图谱:

1. 白种基因:

F(印度—斯里兰卡基因)、

G(亚美尼亚基因)、

H(印度-斯里兰卡H基因)、

I(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基因)、

J(阿拉伯-犹太基因)、

K(新几内亚K基因)、

L(印度-斯里兰卡L基因)、

M(新几内亚M基因)、

R1a(阿尔泰/印欧东支基因)、

R1b(西欧/印欧西支基因)。

2. 黄种基因:

N(极北基因)、

O(东亚-南亚基因)

3. 棕种基因:

C(东北亚-澳洲基因)、

D(矮黑人基因)

4. 黑人基因:

A(东非-南非基因)、

RxR1(中非R基因)、

B(中非B基因)、

ExE3b(非洲基因)

5. 科普特-柏柏尔基因:

E3b(东非-北非基因)

6. 印第安基因:

Q(美洲基因)


科普特-柏柏尔基因可以視作黑人的分支,印第安基因可以視作黃種人的分支。你可以看到棕種和黃種的基因子族群較少,但白種人的分支則非常多,這些子族群稱 為亞種,黑種人亞種數目則介乎中間,當然,這只是表面看法,子族群的多寡還在乎分類的準則,但現時的分類結果,還是有一些歷史文化因素造成的。

愚:歷史文化因素,那就是前輩之前説的民族政策嗎?

智:哈哈,正是,中國傳統重氏(clan)族家族(family)而不在意種族(race),氏族是以父姓為基礎的族群分類法,不足以構成一個足以 成為城邦的族群,反而可以模糊不同地區族群或種族間的分别;華夷之别在於文化,民族這名詞是舶來品,歷代中只有五代十國的部份民族,元朝和清朝執行嚴格的 種族分隔政策,其餘都是抱著天下一家的態度,這個所謂一家,那些對中國文化凡事抱著負面心態的會説是皇帝老子一家的天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濱,莫非王臣。」確是有這種意思,但西方的亞歷山大大帝和凱撒行政官及他們的繼承者何嘗不是這個想法,然而實際執行時,卻有一個分别,就是華夏傳統不搞種 族分隔,漢以後已取消奴隸制,由炎黃二帝結盟開始,一直往後的發展,都印證著民族融和這傳統在大部份時間都得到奉行,而且勝過種族分隔,配合黃老之術和儒 家仁政,在没有天災或外患時,百姓的生活,比起同時代的西方是要好得多的。西方也有用皇族通婚來消弭戰爭的政策,那是皇室貴族間的利益交易,但奴隸社會 中,民間會頑固地保持族内通婚,很難真正令民族融合。近代西方異族通婚已普遍起來,由白種人中不同民族的通婚漸漸擴及到不分人種的通婚,這是白種人優越論 式微的一個徵像,其實中國幾千年來一直就是如此,所以中國人表面上漢族獨大,實際上漢族是歷史上多個民族的共同後裔,既有共同處,例如具有單倍體基因O, 也各自有不同民族的基因印記,是一個很純粹的超級混血兒,對一些人來說,是顛覆了炎黄世冑的既有觀念,但另一方面,卻能還原歷史真相,解釋了華夏文化河海 不擇細流所以成其大的過程。

愚:哦,有點兒明白了,但非洲既然是智人的發源地,那為什麽他們要離開,而發源地的文明反而比離開的那些族群落後呢?

智:他們的游向是按現時的考古發現整理出來的,暫時姑且當是事實,至於理論,只能是推測,較大可能是冰河期結束前,非洲位處赤道的地區是地球上氣候 最理想的可居地帶,而且繼續喛化,最先令智人脱離終日為食物奔馳的狀況,可以發展文明及繁衍壯大,隨著氣候繼續暖化,一些有冒險精神的族群便向外抗張,當 然亦可能在戰爭中敗北被逐,估計第一批出走的智人是在十多二十萬年之前,當時地球的海平面低,一些則有冰橋連貫,基本上地球現時七大洲都連在一起,這批智 人可能以取代或溶合的方式令其他地域的直立人或智人從物種中消失,他們是單倍體具有C或D基因的棕色人種,主要分佈在大洋洲,日本,東南亞大陸及南太平洋 和印度洋各島上,當海面上升後,大洋洲及東南亞各島嶼的智人便和歐亞大陸失去連繫,所以保留了第一波非洲智人移民的基因特徵,而南亞大陸及日本因為跟歐亞 大陸仍保持有限度接觸,滲入了一些其他人種的基因,東亞大陸包括現時中國大部份地區的第一波移民,因為接觸頻密,基因已被覆蓋,相信遠古的東夷人可能是這 一波的移民,根據較近期的考古發現,他們應該是夏族祖先,比炎帝和黃帝更早在黃河流域建立了人類古文明,中國文字實際上源出於東夷文字,黃帝後來採用了並 加以定制,由於韓國人具有較多的東夷人基因遺傳,他們才會説中國文字是朝鮮族所創,還有很多的傳統習俗,都是東亞中第一波非洲移民的文化遺產,他們認爲自 己在份子生物學上更接近東夷人,所以可以向聯合國申遺。

愚:怪不得他們不斷將中國的傳統節日申遺,聯合國也通過,原來亦不是毫無根據的。

智:哈哈,可惜他們的前幾代領導人欠缺遠見,連漢字也取締,棄權在先,怨不得他人,而且幾千年來的發展和中原帝國難以相提並論,現在回頭再重推漢 字,又出現內部阻力,唯有讓時間來證明吧。其實一些漢字推廣工作正在低調進行,這便是中日韓三國為主的一個組織,正在研究將大中華文化圈的漢字統一,韓國 由於改用標音文字,同音字太多令語意不清,令法律文件堅持用漢字撰寫,已令韓國出現文化上的階級差異,這是他們前幾代領導人始料不及的。

愚:哦,原來如此,領教了,原來我們都來自非洲,而且有一個客觀科學的解釋,非洲在冰河期作為最温暖的土地,能孕育出智人,卻不能持續發展,那好像應驗了前輩一直說的哲理,什麽禍福什麽的呢!

智:哈哈,是禍福相隨,那些第一波的移民,大有可能是戰爭中的敗方,被驅逐離開温暖富庶的家鄉,經歷各種艱苦環境的磨練,反而建立更偉大的文明。第 二波的非洲智人移民是單倍體基因含白種人和黃種人基因的印歐人祖先,他們約在七萬年前進入西亞,研究顯示這些人具F-M89基因,然後向四方八面擴散,在 歐亞大陸各地發展,各自形成獨特的基因,5萬年前,西北歐的一支,是屬於K-M9再特變為R1a及R1b的西北歐白人。餘下的黃白種人特變成N和O,部份 留下創造了巴比倫和蘇美爾人的古文明,另外一支則一直向東遷徙,廣泛分佈在亞洲大陸,炎帝和黃帝便應該屬於這一支東進的移民,和傳説相反,他們的文化應落 後於第一波移民的東夷,但後來居上,懂得結盟融合,在西元前三千年時到達中原的涿鹿,和東夷發生衝突,結果打敗東夷,即傳説中的蚩尤和九黎族,東夷部份歸附 炎黃同盟,即後來的夏族,組成更大的華夏集團,部份北逃和東循,懷疑成為後來的北方遊牧民族和朝鮮族,經過五千年的融合,東亞除日本外,大部份都是具有基因O 的黃種人。

愚:那樣説來,四大古文明中,有三大文明都是黃白人種建立的,而華夏是黃種人建立的,沒有白人的份呢!

智:話要説回來,這個理論也是近代白人考古學家為主的學者整理了海量考古證據後得出的,白種人優秀的理論只是18至20世紀一些白人種族份子編造的 偽科學,禍福相隨,今天優越,是前人在艱難苦困中奮鬥得來,自以為天生優越不思進取便會被取而代之,先人努力給子孫安逸的福報反而成了後人的禍患。事實 上,白種人無須介意錯過四大古文明的建設,重要是他們在近代發展反先了其他民族,如果自滿和繼續宣揚白人優越論,只會跟其他古文明的命運相同。在西元前 3000年,經特變成為具有 F,G, H,I,J,K,L,R1a 或R1b基因的白人,分成三支向西進入希臘,意大利和大不列顛島,部份進人波羅的海成為日耳曼人及斯拉夫人。另一路南下伊朗,蘇美爾平原,阿富汗和印度, 最遠到達喀麥隆,取代了這些地區原來的遠古居民,這些便是一般人概念的白種人,他們和黃種人都是由遠古黃白人種特變分化而成。在歷史中,族群的競爭往往採 用戰爭屠殺的方式來進行,在可見的將來,這種方式還是一種普遍模式,要避免成為受害人,只能努力增強實力,更遠大的目標,是將融合推廣成常態,而實力是達 成這目標的充份且必要條件,只有強者才有資格提議和平共存,華夏文明成為唯一一個能夠生存至今的古文明,讀歷史的人該仔細想想,而西方要宣佈成為人類歷史 的終極文明,看來為時尚早。回去除了百度和維基,再多看一些參考資料吧。

愚:謝謝前輩,再見。



- 完 -

小傳 Biography

Simswise 若智-
年逾知命,學有所專,長於經濟行政,對社會事務每有深刻獨特見解,然智者千慮,終有一失,智慮愈深,成見愈深;崖岸自高,偏執過度,難免憤世疾俗,所謂好 智不好學,其弊也盪,雖智者亦必有所弊,若智亦即弱智也,尚幸雖悲觀而未失積極.

Simsfool 亦愚
望不惑之年,其父有感東坡先生洗兒歌之言,深信「但 望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功卿」,況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倘時來運到,刞一得之見,己足以功名利碌等身,否則亦樂得逍遙快樂,不若自命才俊之士, 動輒以天下為己任,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故得子即取名亦愚,亦愚果然深得其父神髓,故凡事隨遇而安,無作強求,相信凡存在皆合理.樂觀而欠積極,對若智之言時有質疑, 與若智對話常擦出火花.

編者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寄,人之賢愚賤肖,何嘗不是相生相寄,此「大智若愚,大愚若智」,「聖人不出,盜賊無有」之謂也,甚至四位同體,實質一體四面, 旁人所見,可能是抑智示愚,隱惡揚善後刻意示人之一面而已, 故「智愚談」或即「腦交戰」孰智孰愚,二而一,一而二,見仁見智而巳.

culture jab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