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Network: um_bloggers | imagebank | videoworks | essence | business home

Welcome to the official blog of Uncle Ming's Gallery

I have always been among those who believed that the greatest freedom of speech was the greatest safety, because if a man is a fool the best thing to do is to encourage him to advertise the fact by speaking. (我以為讓愚蠢的人自暴其醜, 正是最大之言論自由所以是最安全的主因)

WOODROW WILSON (編輯組譯)


愚智談 WiStupiDialogue 



tea house

文化茶寮系列

Culture Jabber Tea House


2.20 西方文化 1
  Western Culture 1

亦愚 & 若智
16/5/2015
註: 以下談話內容, 純屬作者個人意見,有關法律規定屬專 業知識部份,不能視為具法律效力之意見,有疑問請自行向具專業操守之專業顧問查詢

免責條款 DISCLAIMER


16.5.2015

愚:前輩午安,上星期六自己要了半天假,上了深圳跟朋友吃飯行公園,所以沒有來探你呢。

智:呵呵,不要緊,香港只是個小地方,以往因為種種原因,除了少數中上階層人士,一般人都沒有機會跟外界社會有太多密切接觸,長年呆在這裡,少見世 面,只是有英國人當師父,透過他們,多少獲得一些西方文化知識;早期也有一些南來避難的文化人,令戰後那幾代人得以承傳了中華文化的一些知識,算是中西兼 備;但地域所限,出外時,都是浮光掠影的旅遊,並不是抱着胸懷世界那種心態,空間觀念更陝狹窄,工作地點離家遠一點也是老大不願意,失去華人祖先那種志在 四方的胸懷,現在和內地交往多了,起碼空間觀念擴大了。你知道嗎?像美洲那些幅員廣大的國家,很多人為了享受鄉郊生活,寧可每天駕三四小時的車往返工作地 點,亦會因為工作或事業,隨時移居到千百里外的陌生城鎮。內地交通網絡改善後,同樣的情況亦在發生,他們穿州過省的活動,促進了人和文化的交流,讓人認識 到世界之大,即使生活在同一國家,不同地域的人都有本身獨特的風土人情,從現實生活中,可以學習求同存異。歷史中,中華文明從來都是在頻密的交流過程中得 到提升的。

愚:晚輩今次正想向前輩討教文化和文明的競爭問題呢,前輩對中華文化及文明仍很有信似的,但現實中,西方文化和文明,根本就遠遠超前其他文化和文明,前輩説的儒釋道,晚輩想穿頭也想不出和科技有什麽關係,怎樣可以追趕?

智:哈哈,哈哈哈,我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將你的説話略一修改便成「西方人的羅馬基督教精神,我們想穿頭也想不出和科技有什麽關係。」怎麽樣?

愚:呃,這個嘛…,這個這個怎麽説呢?但理論歸理論,事實歸事實,西方的科 技確是領先世界,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唔,對了,西方有希臘文化,那是有科學研究精神的,不止科技,西方的文化,不,我想説的是文化中其他的一切,例如法 治,政治,商業,金融,藝術,學術都著著領先,事實勝於雄辯。

智:這正是文化和文明的榮辱並不互相對稱的原因,如果希臘文明真是如西方學者吹噓得那麽偉大,又何以會被落後於他們的羅馬人征服取代,文化的內涵很 豐富,但由偉大文化積聚沉澱到成就一個偉大文明,還須要內涵以外的一些主觀及客觀因素。你現在見到的是近幾個世紀的累積結果,但有沒有想過,六七百年前的 西方人怎麼想嗎?

愚:六百年前是什麽年代呢,唔…,應該是公元1400至1600年,即是15和16世紀的年代。中國的我有點印像,應該是明朝時代。西方的好像是黑暗時代結束吧。

智:15世紀是東方文明由世界頂點走向谷底的開始,1405年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合共七次的航海經歷,因為種種原因,散失得七七八八,但從各種可 以得到的文字記載及在南洋甚至遠至非洲東岸的各種歷史遺物,可以推斷到鄭和艦隊所到之處,都是遠遠落後於中國,當時鄭和的主船,長度及排水量比起後來 1492年哥倫布用來跨越大西洋的船隻大十倍,達到1000噸,艦隊規模包括海船240多艘,人員編制達27400人,以今天而言亦是驚人,反觀哥倫布的 船隊,只有三條船,主船排水量約100噸,打過譬喻,兩者比例就像一艘護圍艦跟航空母艦比較。硬件還不是亮點,管理和出航的目的才是值得比較,鄭和艦隊有 完整的編制,分工精細,物資供應充足,所到之處,以交誼及公平貿易為主,不殖民,不搶掠,不擄拐奴隸,還讓工匠傳授當地土著一些先進技術如耕作,掘井,建 屋等,除了其間訪地剛巧出現動亂而被迫捲入小規模平亂戰鬥外,都是和平互動的交往,過程中還打了些海盗,所以鄭和七下西洋,所到之處,雖然不少已飽歷蒼海 桑田的變化,但還奇蹟地留下不少當地人自發為鄭和設立的廟宇。這是一個有關兩個船隊資訊的網站: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ship/history/explore/explorezh01.html

再反觀哥倫布,到新大陸的旅程,便出現嚴重的人命及船隻損失,而且和訪地居民的接觸是愈來愈暴力,最後西方人開啓了大航海時代,當時的目的都是掠奪 資源及殖民新大陸,西方文明得到這個新的資源而建立起一個堅實的物質基礎,進入了上升期,但西方文明的崛起,卻恍似是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同義詞,現代人 只見今日西方文明在內部管理方面,例如對自己國民的權利和公義的保障做得不錯,卻沒有留意在時間軸上的整個歷史過程,而內部的矛盾亦並未完全解決,並不斷 出現新的矛盾,更不要説在對外的國際事務中,仍然有非常強烈的霸權主義傾向,做成國際關係緊張和滋生恐怖主義。但當年鄭和的和平之旅,留下的是當地人的懷 念和崇拜。從當年兩者的航海歷史結局中,便能看到兩種文化價值觀的分別。

愚:那蒙古人對歐亞大陸的戰爭算不算是東方文化對西方文化的侵略呢,我記得歐洲人稱蒙古人西征是黃禍和上帝的鞭子呢!

智:唉!西方人分不清蒙古人的遊牧征伐文化和漢人儒釋道思想為核心的中華文化,不了解漢人也曾是蒙古帝國霸權的受害者,也不清楚蒙古人如何被中華文 化同化(馴化)並成為中華民族一部份的過程,才將蒙古人的侵略硬算進中國人的頭上,説是黃禍,然後將西方文化的優點和中華文化的缺點一面倒地放大,今天本 地的老中青三代人,老的可以追遡到六十後,他們七十年代上中學及大學,其實並沒有接收到持平客觀的訊息,説得難聼點是被洗腦後卻還自覺見識比老人家高明, 不明白很多的老人家可能讀書不及那些戰後嬰兒潮的晚輩多,打嘴炮,大部份也可能贏不了這些讀過一點洋書的「年青人」,但他們是用他們那幾代人充滿血,汗和 淚的親身經驗來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和智慧,對西方文化的戒心是有客觀依據的,如果要談論西方文化及文明,優點大家也好像耳熟能詳,我不大有興趣錦上添花,談 它的內部缺陷及隱憂,平衡一下現時鋪天蓋地的吹捧,令大家,特别是你們這幾代的年青人清醒一點,倒是可以。

愚:前輩是説晚輩被洗腦了嗎?先不説我個人,但同學朋友中,反過來認為老一輩思想頑固及被洗腦的佔多數呢!

智:紙上談兵,何足道哉。有些人拒絕認祖歸宗,説什麽今天的世界已不分國界,卻不知道人在外地,受到禮待是因為看到你背後國家的影子。傳媒上一些懷 有另類目的的人故意吹捧小部份人來矮化另一些人,借此挑起一個地方的內部矛盾,捧一個打一個,如果因此而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是擁有西方文化血統的世界公民 而受到尊重,正正便是被洗腦而不自知那一群。當你看過弱小國家的國民過境時受到的待遇,便會知道,原來國際關係中,還是赤裸裸地講實力而不是講文明的,因 為關員不是政客,他們不必戴上假面具,而是看來人來討便宜還是來幹什麽的,從前如是,今天亦如是,問問那些處於適婚年齡的單身女性拿一些西方國家簽証時遇 到的困難便能領略一二。

愚:喔,有這些事嗎?為什麽呢?

智:設身處地,想像自己是負責官員,然後猜想一下落後地區的單身女性到先進富庶的地方會有什麽目的便明白。

愚:哦,有點頭緒了,但除了居住環境,不是説我們這裡的經濟環境不比現在的西方國家差嗎?

智:哈哈,那正是把西方國家吹捧成人間天堂的副作用,反正别人信了,冒死也要偷渡過去當天堂的黑市居民或難民,你便要承受這些蜂擁而至的非法入境 者。但是,戰亂地區的災民還可以理解,在一些發展已經做得不錯的地區如本地,沒有錢財或專才,也抱著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態走到「先進地區」,尋求「真正的選 擇」,那便只有失望的居多,那是九成移民都回流本地的原因,而且,回流的反而是那些較有條件的,特别是財力上較充裕的那群,至於沒有錢財或專才的人士,要回流也不容易,當黑市居民的那些,境況便更悲哀。

愚:領教了,前輩不説不察覺,你説過後,才留意到很多客户或業務伙伴都是前輩説的回流人士,他們的判斷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智:其實人生於世,豈有完全真正的自由,經濟學大師佛列民先生所謂的自由選擇(free to choose),是在有限資源下的選擇,資源無限,根本就不必選擇,社會學或政治學上的選擇也如是,只有多寡,沒有真假,下面是佐治華盛頓大學社區政策研 究中心一份關於公民教育的報告,它指出:

「公民教育不應將民主教育描述為烏托邦… 有效的公民教育應該切合現實,道出政治生活的實情…現時公民教育的缺失,是無法平衡贏家通殺並要即時實現的信念,説明政治不是零和遊戲,而政治應該容許明 天有各種可能,讓不同聲音被聼見,容許説服,甚至只接受部份的要求被滿足而非全部。」

原文節錄是這樣的:

”Civic education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most assuredly needs to be concerned with promot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ideals of democracy and a reasoned commitment to the values and principles of democracy. That does not mean, however, that democracy should be presented as utopia. Democracy is not utopian, and citizens need to understand that lest they become cynical, apathetic, or simply withdraw from political life when their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are not met.  …

The APSA(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 report faults existing civic education because all too often it seems unable to counter the belief that, in politics, one either wins or loses, and to win means getting everything at once, now! The sense that politics can always bring another day, another chance to be heard, to persuade and perhaps to gain part of what one wants, is lost. …”

http://www.gwu.edu/~ccps/pop_civ.html

當西方國家的經濟條件轉弱,選擇便減少,這便是他們也説要顧及現實的原因,選代表和領袖的最終目的,還是渴求社會資源和利益的分配符合個人心意,只 不過用上高尚的道德概念做包裝,例如為窮人爭援助,為學生爭教育,為年青人爭就業,為無殼蝸牛爭房屋。根本就沒有多少人會單純是根據一些崇高而不切現實的 理想而選擇犧牲利益,只是很多人被欺騙了,以為一切爭取個人權利的行動都是只賺不賠或收益必定大於投入的生意,完全沒有想到社會會被內耗拖垮。老人家並不 否定對不合理的事物進行抗爭,卻不是那些無理或過份的要求;動輒吵鬧那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是西方個人主義走過了頭的一種缺陷。今天説得差不多了,下次 繼續吧!

愚:謝謝前輩,再見


- 完 -

小傳 Biography

Simswise 若智-
年逾知命,學有所專,長於經濟行政,對社會事務每有深刻獨特見解,然智者千慮,終有一失,智慮愈深,成見愈深;崖岸自高,偏執過度,難免憤世疾俗,所謂好 智不好學,其弊也盪,雖智者亦必有所弊,若智亦即弱智也,尚幸雖悲觀而未失積極.

Simsfool 亦愚
望不惑之年,其父有感東坡先生洗兒歌之言,深信「但 望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功卿」,況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倘時來運到,刞一得之見,己足以功名利碌等身,否則亦樂得逍遙快樂,不若自命才俊之士, 動輒以天下為己任,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故得子即取名亦愚,亦愚果然深得其父神髓,故凡事隨遇而安,無作強求,相信凡存在皆合理.樂觀而欠積極,對若智之言時有質疑, 與若智對話常擦出火花.

編者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寄,人之賢愚賤肖,何嘗不是相生相寄,此「大智若愚,大愚若智」,「聖人不出,盜賊無有」之謂也,甚至四位同體,實質一體四面, 旁人所見,可能是抑智示愚,隱惡揚善後刻意示人之一面而已, 故「智愚談」或即「腦交戰」孰智孰愚,二而一,一而二,見仁見智而巳.

culture jabber